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攻略

重庆下半城(索道东水门白象街)老街小巷徒步游攻略

时间:2018-12-09 18:15:18  来源:马蜂窝  作者:见道
爬梯坎,穿小巷,走进重庆下半城老街。
空中有索道,坡下有缆车,古老的东水门,传奇的白象街,没有电梯的24层楼,还有老街的火锅和小面。都是地道的山城特色。
全程徒步,约3-5小时。

爬梯坎,穿小巷,走进重庆下半城老街。


重庆下半城,位于渝中区,大致是指东水门、望龙门至储奇门一带。人民公园往上的解放碑地区,则属于上半城。

下半城比上半城地势低很多,相当于上半城在山顶,而下半城在山腰(山脚是长江),其间有很多梯坎步道相连。

上半城,就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时尚繁华大都市形象;而下半城,则道路狭窄、房屋陈旧,几乎被人遗忘。其实很多人不了解,很早以前,下半城才是最繁华的地带。直到民国时期,上半城因率先修通了公路,下半城则开始日渐落寞。

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的地方,就是下半城的老街,高楼大厦后面的市井深巷,以及那些老屋承载的城市记忆。

空中有索道,坡下有缆车,古老的东水门,传奇的白象街,没有电梯的24层楼,老街的火锅和小面。地道的山城特色。

花个小半天的时间,走一走,会有不一样的体验。

游览路线


小什字地铁站5B口(长江索道北站)-东升楼-二府衙-望龙门缆车旧址-湖广会馆-东水门-元通寺-白象街-解放东路-西三街-新华路-小什字地铁站5A口
重庆下半城老街 by 见道
全程徒步。此路线只有不到一小时的徒步距离,但途中上下台阶比较多,加上沿途游玩拍照品尝美食,约需3-5小时。

起点,小什字地铁站·长江索道


我们把起点设在渝中区的小什字地铁站,这里是上下半城的连接地,而且到达这里又比较方便,可以乘坐地铁1号线或者6号线,也有很多公交可以到达。

从小什字,可以步行去朝天门,可以步行到解放碑,去网红景点洪崖洞也是非常近的,到下半城的望龙门也是十分的方便。

从小什字站5B口出来,回头看就是长江索道站。
长江索道站 by 见道
长江过江索道曾经是重庆市民往返渝中区和南岸区的重要交通工具,被称为山城空中巴士。

随着过江桥梁的增加及近些年轨道交通的便捷,乘坐过江索道的市民渐渐减少。而作为重庆独特的交通方式----长江索道近年来成了游客争相体验的一个网红景点。
长江索道 by 见道
【背景资料:长江索道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跨江客运索道,全长1166米,连通重庆的渝中区和南岸区】

如果你对乘坐索道感兴趣,也可以坐一次,可以先网上预约。

今天我们将在索道下方行走,换一个角度来观赏索道。

索道站-滨江路


主要是下坡,徒步距离约10分钟。

东升楼


长江索道站左边有一条台阶步道,先上台阶再下台阶,行走路线就从这里开始。
东升楼
这里可以走小巷出去是二府衙,再走到大路上就是解放东路。

(如果向左一直走,可能走到中医院门口(轻轨站7号口出来的地方),顺着马路也能绕过来。)
东升楼 by 见道
索道站下面这一片叫东升楼,这里的小巷子、老房子,就是老重庆的特写。这个片区现在正在拆迁,路上注意安全。
东升楼 by 见道
走在小巷子里,可以看到高处的缆车站,以及不时滑过的缆车,还有没拆除的老建筑。

从东升楼小巷子出来就是二府衙。

二府衙


走到二府衙街,可以看到路旁有一栋很方正的小楼,就在索道下方。
二府衙杨闇公旧居 by 见道
这是复建的杨闇公旧居,也是当年中共重庆地委成立的地方。

【背景资料:杨闇公(1898年-1927年),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、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,重庆革命领袖。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,领导四川国共合作。后兼任军委书记,与朱德、刘伯承、陈毅共同发动领导了顺泸起义。1927年“三·三一惨案”后不幸被捕,1927年4月6日牺牲牺牲。】

到了解放东路,可以看到对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口,就在人行红绿灯后面。
望龙门 by 见道
过人行道,沿人行红灯后面那个小路往前走。

望龙门·缆车旧址


一路下坡,不到5分钟路程。

路旁能看到当年的望龙门缆车旧址,现在只剩下轨道了。
望龙门 by 见道
回头看,这条巷子的旁边就是废弃了的望龙门缆车旧址,而头顶上,是正在运行的索道。

巷子一侧(缆车旧址旁)是居民楼,另加一侧是工地,原来的望龙门巷及老房子都已经拆了。

注意下那20多层的楼房:它,居然没电梯,过会儿到白象街还能看到它。

缆车,依山坡而建,用绳索拉着车厢上坡下坡。它曾经是重庆人主要的出行工具。在朝天门码头、菜园坝火车站等地都起了重要作用。现在都早已拆除,只剩下这里还有遗迹。
望龙门缆车旧址 by 见道
【背景资料:望龙门缆车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等人主持设计,是中国第一条客运缆车。缆车道全长178米,上下高差46.9米,备有客车车厢2节,每节载客50人。】

滨江路


小巷子走完,就下到滨江路了,马路对面就是长江,对岸就是南岸区。

滨江路-东水门


从滨江路,可以看到长江上那红色的东水门大桥,沿公路往大桥方向走(小巷出来滨江路左转)。
东水门大桥 by 见道
沿滨江路行走5分钟左右就能看到湖广会馆

湖广会馆


湖广会馆、东水门老城门都在桥头那里。
湖广会馆 by 见道
湖广会馆

【背景资料:湖广会馆是目前已知全国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。会馆群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目前看的会馆群是清道光和光绪年间重建,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,是清代重庆作为繁华商皋的历史见证。】

馆内还有当年”湖广填四川“的相关史料。
从东水门大桥上看湖广会馆 by 见道
过会馆再往前走,就是东水门古城门了。

东水门


东水门, 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。
东水门城门及城墙 by 见道
建于明代的“东水门”是重庆老城正东的大门,它是目前仅存的两道古城门之一(另一个是位于七星岗的通远门),门上应该有城楼的,早已不复存在。
东水门城门及城墙 by 见道
【背景资料:重庆古代环绕渝中半岛近八公里城墙的门,九开,八闭,共十七座。城门虽已消失,但渝中尚有很多地名仍以城门命名,如朝天门、千厮门、临江门、储奇门、金紫门】

东水门附近也修建了仿古街区”东水门老街“,开设了一些旅游商铺,有兴趣也可以逛逛。都是近几年才修的。
东水门仿古街 by 见道
从东水门可去朝天门,通过一个隧道也可到洪崖洞。但头上的东水门大桥,不能直接上去。

东水门-白象街


上坡10-20分钟。

看过东水门,沿滨江路返回到望龙门缆车旧址,不往上走,再继续往前,从前面一个路口,换一条路上去。
元通寺梯坎 by 见道
就是这里,从高楼之间这个很陡的台阶走上去。

旁边这栋楼有十几层楼,也是依坡而建,一直到台阶的上端。那边平街的一楼,已经是这一端的9层了,所以这里的8楼,可从上端平街进入,然后下一层楼。
元通寺梯坎上端 by 见道
走上来看,两边楼房都有一个长走廊通向高楼的中部,这也是山城重庆的特色吧。

爬台阶上来就到了白象街了。

白象街,城市记忆


白象街,就在解放东路一侧。
爬台阶上来就到了白象街了。
白象街 by 见道
【白象街名称的来历:一种说法是街口的白象和对岸玄坛庙的青狮遥相呼应,形成青狮白象锁大江。另一种说法就是这里原本是白象洗沐的搓澡池,就取了一个吉祥的寓意。】

白象居,没电梯的高层居民楼


街口白象石雕的对面,有个叫白象居的居民楼,其实它就是刚刚在缆车旧址旁看到的那栋20多层的楼房。
重点是,它没电梯!

20多层,没电梯!
白象街高层住宅楼-白象居上入口 by 见道
就是这里,从这个门,是大约15楼的位置,没错,平街不是一楼,是这栋20多层居民楼的15楼。往上还有大约近10层。

我们之前在缆车旧址旁边看到的是一楼。

而就在刚才从滨江路爬台阶上来后的那个路口走进去,也可以通这栋楼。
白象居中入口 by 见道
这里有几个单元入口,进入单元,却都在大约10楼左右的位置。

注意看,往上5层,楼内像是有一个横向的通道的。那就是从刚才白象街街口那个大门进来的通道,可通向各个单元的中部。

楼前的车子,其实也不是停在地面的,而是高架通道上。再往下看就知道了。
白象居 by 见道
看明白了吧,下面还有10层左右的楼层。

这栋上世纪80年设计建设的老住宅楼,24层,当时这么高的住宅楼应该比较罕见的。那时的住宅楼也基本上都没电梯。

修建于1985年凯旋路电梯,甚至是轰动一时的公共交通工具。

但这栋楼巧妙的利用地形,分三层入口,解决了爬楼难题。
长江索道和东水门大桥 by 见道
从白象居住宅楼内看长江及东水门大桥和长江过江索道。

白象街老街



白象街,是个有悠久历史的老街,曾是下半城的主干街道。这里有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、大清邮局、药材公会等,在清末可谓是盛极一时。

清代的川东道、重庆府、巴县署三级官府均在此附近。

到民国时期,上半城率先修通了公路,城市的中心才逐渐转移至上半城了。
白象街老建筑”江全泰号“ by 见道
开埠时期的老建筑,在拆迁中保留了下来。

【背景资料:清光绪十六年(1890),中英签订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》,重庆开为商埠。次年重庆海关成立,英人霍伯森担任重庆海关税务司的职务,掌握海关行政和征收关税的大权并兼管港口事务。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,开辟租界,建立"国中之国"。开埠后,英、美、日等国家在白象街开设洋行,形成“金融街”。】

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,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最惨烈的的轰炸,史称“重庆大轰炸”。那些见证繁华的的老建筑,多数被炸毁。

现在的白象街,正在迎来新的城改。平民化的早餐摊、小饭馆、火锅店、夜排挡,依旧陪伴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。

在这里,可以感受一下市井文化。

享受美食


与相距几百米的上半城不同,这里的主要食客是本地人,多数餐馆用餐环境相对较差,但味道更平民,价格更实惠。

从白象街沿台阶小巷上到解放东路,路对面就是西三街农副水产品市场。
西三街农副水产品市场 by 见道
这是主城比较有名的一家市场,规模比较大,品种也相当齐全。

当然,市场内主要是供应各大小餐馆及家庭的美食原料,不能直接食用。而临近市场的餐馆也就有了便利条件。

走了半天,肚子也饿了,品尝下重庆人最普通的美食吧。

重庆火锅


首先推荐的就是火锅了,在重庆的老街里,总是会有好吃的火锅。

这附近的火锅店有好几家,我比较喜欢市场路口旁边三楼上的赵二火锅。一家地道的老火锅,周边的老居民都熟悉它,在这里几十年了。
重庆老火锅 by 见道
这里的火锅一般分特辣、中辣、微辣,我一般是吃本地微辣(现在为了照顾外地游客,又多了一种叫外地微辣)。

近几年重庆旅游火热,火锅也比以前贵了,人均消费差不多要50-60块钱了。当然,也要看你点多少菜了。
重庆火锅 by 见道
吃火锅时,锅里可以没格子,也可以加个格子,只是为了方便而已,没啥特别的。

很早以前,互不相识的人可以同吃一锅,靠格子分隔。

现在主要是方便区分先后加入的食材。

所谓“九宫格”之类的说法,只是近些年旅游业的宣传用语,本地人并不这么说。

其实现在很多网红火锅店,却并不为本地人所熟悉,一般也很少去吃的。

重庆小面


在这附近,小面店也很多家,不吃火锅的话来碗简单的小面也不错。小面2两一碗只要6块钱,也可多几块来碗牛肉面或者鸡杂面。

虽然多数都是些无名小店,却人气爆棚。不仅早上人多,中午也多。吃客主要是附近工作生活的本地人。
重庆小面 by 见道
这么小的门面,店里的几个位置很拥挤,通常在门口摆几张小桌,认识不认识的,只要有位置就坐下来同桌,这就是重庆小面。(另外还有一种是路边一排塑料高板凳当桌子,坐小板凳上吃的。)

路口的另一边,也有两家小面,马路对面还有一家也可以的。我就不一一介绍了。

虽然本地人对各家小面的认可度不同,但对外地人来说,估计差别不大。这附近有多家味道都还可以的。

平时不太吃辣的人,可以说一声“少海椒“(少加辣椒),即便是本地人,也不丢脸,哈哈。

其它


其实这一带好吃的还不少。沿解放东路往西走,在储奇门公交车站处有家羊肉馆不错,我也常去。
食味轩羊肉馆 by 见道
这家羊肉馆主要有红烧、粉蒸、凉拌等,都是比较小份的。所以一两个人也方便,多几个人的话就要点很多份。菜基本是现成的,只要有位置,上菜还有很快。

再往前走,有家眼镜面也很有名。

如果有兴趣往那边走,沿途可以看到巴县衙门旧址、新修的仿古白象街、高空飞架的人行道、还有网红凯旋路电梯。

解放东路的老建筑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拆了。

解放东路-新华路


这一段主要是上坡,约10-15分钟

从西三街市场路口进入,向左前方一直走,可以经过人民公园到新华路,再一直走到解放碑。人民公园是在一个坡上,很小。解放前被称为中央公园,是连接上半城与下半城的主要通道。

我们走近道,从市场路口进入往右前方走,爬一坡长长的台阶就是新华路。
渝中步道 by 见道
就是这里上去,看起来难度不大吧。别急,慢慢爬。前面拐个弯歇口气再抬头看。
渝中步道 by 见道
这下看到顶了,还行吧。

其实,这就是附近很多居民日常所走的路,还有很多小学生每天上学也从这里上下。这就是山城。

爬完台阶后向前走几步就到新华路。

到了新华路(往左前可以去解放碑),右转,即可到达小什字地铁站5A口,就在长江索道站旁边,也就是我们这个行程的终点。

白象街-较场口


白象街到储奇门、凯旋路、较场口,本来是不错的徒步游览线,下半城老街的特色非常明显的,但是由于现在解放东路沿途正在进行拆迁改造,白象街也是,所以沿途可能会比较脏乱,景观也不太好。

所以前面所推荐路线,在西三街市场那里就结束了,如果兴趣的话,其实继续走走也是可以的。
走到时较场口,徒步距离大约半小时。
徒步山城 by 见道
从白象街一直往西,走过海关遗址,到尽头是四方街。
重庆海关报关行(大清邮局)旧址 by 见道
四方街往长江方向可通往滨江路,江边位置应该是昔日的太平门大码头。

只往下走少许台阶,可以看到正在挖掘修复的太平门。
太平门 by 见道
太平门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中的一座。

【背景资料:2013年,从四方街拆迁工地传出一则消息,在工地的石壁上,露出了一座拱形门洞,只露出了三分之二,疑似太平门。热心市民奔走相告,呼吁保护。经专家确认,它确实是老重庆城的太平门的内门。它没有被毁掉,而是被筑路盖房时填埋了。】

从四方街走出来上解放东路,巴县衙门就在对面小巷子里。

【背景资料:以前的巴县城就在现在的渝中区,所以太平门内有了这座巴县衙门。巴县是重庆的附郭,重庆府驻在巴县城。府县同驻一城,重庆城也就是巴县城,】

沿小巷子进入。
巴县衙门 by 见道
巴县衙门旧址仅留存了几间破旧的老房子,现已修复一新。

【背景资料:清代的重庆府下辖有十几个州、县,巴县衙门就在重庆府城内,那时的重庆府城与巴县县城同为一城,都在今天的渝中半岛上,巴县衙门在重庆府衙的眼皮底下,巴县故得“首县”之名。】

前面钢棚下是前几年发现的国家级文物——老鼓楼衙署遗址,发掘的宋代高台建筑基址由几百年前的条石和砖块垒成。
鼓楼遗址 by 见道
【背景资料:老鼓楼遗址附近是当年重庆衙署的集中地,包括川东道、重庆府、巴县三大衙门就在这一带。除了政治中心,这一带还有当年的县文庙、县学以及白象街、四方街等繁华之所。因此,这里曾是重庆城的最热闹最核心的地方。】

离开巴县衙门,往文化街走,可以看到重庆最任性人行天桥。
最任性人行天桥 by 见道
真是“天桥”:天上的桥。十几层楼高,《疯狂的石头》在此取景过。

沿解放东路继续前行,经过公交车站,去第三步道可在此乘车到石板坡站下。
储奇门车站旁 by 见道
车站旁边,有多家饭馆。有家民间菜,菜品比较传统,份量很足;有间羊肉馆,以红烧、蒸、拌为主,小份,人多人少都适宜。当然,少不了小面馆。

继续往前就能看到路对面的白象街商业区,这是新修的仿古街,与刚才走过的白象街老街,相距约一公里。
白象街仿古商业街 by 见道
从前面绕下去,可以看到人和门,它是2012年在施工的时候被挖出来的。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闭门。

穿过仿古街,十字路口往凯旋路方向。可以拾级而上,也可以坐电梯上去。
凯旋路电梯 by 见道
凯旋路电梯,与常见的楼内直升电梯没太大区别,但它是却是一部网红电梯: 重庆某居民楼里升降电梯,居然要收费,还能刷公交卡!

【背景资料:凯旋路电梯,修建于80年代的重庆城第一座大电梯,是连接上半城与下半城的重要交通工具,据说也是全中国第一台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客运电梯。当时很多市民专程从很远赶来乘坐。】
凯旋路电梯 by 见道
从凯旋路上来,距离较场口就很近了。

可在较场口乘坐轨道1号线和2号线,

可以步行到解放碑,也可以步行去山城第三步道。

重庆山城步道(第三步道全程)详细行走路线攻略2019

2009367587
攻略

参考攻略与游记


攻略:重庆山城步道(第三步道全程)详细行走路线攻略2019
http://www.mafengwo.cn/gonglve/ziyouxing/223006.html

游记:爬坡上坎,徒步山城(走走看看那些尚存的老街步道)
http://www.mafengwo.cn/i/8232438.html

特别感谢: @见道 供图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相关文章
最近更新